或许,目前的LED显示屏应用产业有多条技术路线并存,但未来不同的路线会通向同一个目标,最终将LED显示屏推向下一代显示技术——Micro LED的发展。
小间距现已发展成为 LED 显示屏的特定“技术术语”。外行人听到小间距可能会觉得一头雾水,但了解LED显示屏的人都会对“小间距”不陌生。三个字的独特内涵就明白了。正是小间距的发展,让中国LED显示企业在显示界占据了一席之地,让LED与DLP与LCD显示技术有了同台竞争的能力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,没有小间距,就没有今天辉煌的LED显示应用产业。
在LED显示屏行业,像素间距2.5mm以下的室内显示产品统称为“小间距”,室外产品放宽到4mm。这里我们主要关注室内小间距LED显示屏。自2010年台湾亿光推出首款芯片式封装小间距器件1010灯珠以来,就吹响了LED显示屏进入室内小间距高清时代的号角。到目前为止,小间距已经发展了10年,业界主流的小间距已经发展到1.2mm,并正在向1.0mm以下的细间距发展。
目前,小间距LED显示屏主要包括传统的SMD小间距、以4合1为代表的“N合1”小间距产品和COB小间距LED显示屏。 SMD(Surface Mount Devices)是指表面贴装器件,是将LED发光芯片通过支架封装成独立的发光器件,然后通过SMT工艺焊接到PCB板上。 SMD是LED显示屏DIP封装产品之后出现的LED显示屏器件封装。它被称为第二代封装技术。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,技术也是最成熟的。 SMD小间距产品一直是行业主流。然而,SMD小间距显示器已经发展到1.2mm以下,开始面临技术和成本挑战。 SMD封装的气密性和保护性差,导致经常出现死灯、毛毛虫等可靠性问题。灯珠焊盘焊接面积小,搬运和安装过程中产生的磕碰容易掉灯。另外,由于是裸露的焊盘,人体接触时也容易产生静电,损坏灯珠。
SMD小间距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问题,点间距越小,问题越突出。为了解决SMD小间距的痛点,一些企业推出了“4合1”SMD小间距产品。另一方面,COB也开始向倒装COB推进,这两者都是小间距LED显示屏突破1.0mm的瓶颈。了基。基础。
基于此,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推出COB小间距产品,4合1小间距产品也在行业内开花结果,相关应用案例也日益增多。在四合一和COB逐渐成为行业焦点并引发广泛讨论的同时,传统的SMD小间距LED显示屏似乎被边缘化了。虽然传统的SMD小间距产品仍是行业发展的中流砥柱,但其1.2以下的市场发展似乎已经被各大显示企业抛弃,转向4合1或COB。曾经最美的SMD小间距,一下子面临1.2mm以下显示企业集体“抛弃”。除了4合1,或者P1.0以下的COB量产,也一定程度上覆盖了P1。 .0~P2.0部分市场份额,传统SMD小间距产品未来何去何从?
当年推出SMD封装产品后,DIP封装产品的市场份额开始急剧萎缩。如今,表面贴装已成为市场主流,而DIP封装显示产品则仅在一定的区间内保持一定的市场应用。传统SMD小间距会不会重蹈DIP的覆辙?
SMD的传统小间距创造了当今中国LED显示屏应用产业的辉煌成就,让中国LED显示屏企业以“小间距”在世界LED显示屏产业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如今,传统SMD小间距是否已经到了历史转折点,是否完成了历史使命,或者在微显时代是否还有进一步发展的潜力,相信也是大家关心的话题。许多公司。
回顾传统SMD小间距的发展,一开始并没有明确的定义。但在发展过程中,各大显示企业都是行业协会牵头。根据LED显示屏行业发展的基本状况,P2.5以下的室内LED显示屏产品统称为“小间距”(户外为P4以下)。虽然亿光在2010年推出了首款芯片式封装小间距器件1010灯珠,将LED显示屏带入室内小间距高清应用,但小间距一开始并不见人。
利亚德、洲明、蓝普等国内显示企业在推出小间距产品时,业内质疑之声不绝于耳,多数企业持观望态度。小间距真正快速发展是在2016年左右。 据中国光学协会LED显示应用分会统计,2016年,室内LED显示屏占全国LED显示屏产品市场总量的56%,小间距(P2.0以下)占全国LED显示屏产品市场份额的56%。 5)占46%。随着技术和工艺的不断成熟,小间距经受住了市场的考验,开始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,在商用显示领域不断挤压LCD和DLP的市场份额。
如今,传统的SMD小间距已经成为LED显示屏发展最重要的基石,拥有无可争议的产业地位。而且,SMD小间距早在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对微显示的探索。在各大展会上,业内主流显示企业也纷纷展示了P1.0以下的SMD小间距产品。遗憾的是,由于可靠性、性能和稳定性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,而且成本问题导致这些都只存在于实验室,难以实现工业化量产。
为攻克SMD小间距产品的痛点,以“4合1”为代表的“N合1”封装显示产品应运而生。这些基于SMD的改进技术终于让SMD突破了P1.0的物理边界,实现了量产,但改进后的N-in-1毕竟不是传统的SMD小间距。
在微显示时代,传统的SMD小间距LED显示屏无论是改弦更张,跟随N-in-1或COB的发展,还是不断提升技术和工艺,都成为了面临的产业技术路线选择LED显示屏企业。一个正确的选择会让公司在微显示时代感觉像一条鱼,而错误的选择可能会让公司停滞不前甚至倒退。
当然,N in 1和COB的发展并不意味着SMD会退出历史舞台。技术和工艺的进步将永远让它继续闪耀。例如,为了解决小间距的痛点,很多企业采用“镀膜”(如GOB、AOB)等表面处理技术来提高小间距的可靠性和稳定性。而且,蓝万斯、信达等厂商已经推出了TOP型小间距封装产品,未来可能会有新的解决方案。但是尺子短一点,寸长一点,无论采用哪种技术方案,都可能会占据一席之地。就目前而言,传统的SMD小间距仍是主流,在可预见的未来仍将拥有强劲的生命力。无论N in 1和COB技术的发展如何,SMD的小间距仍将在某一领域继续大放异彩。
总而言之,微显示时代将是一个技术百花齐放、百花齐放、百家争鸣的时代,但同时,也将是一个决定行业发展方向的时代。或许,目前的LED显示屏应用产业有多条技术路线并存,但未来不同的路线会通向同一个目标,最终将LED显示屏推向下一代显示技术——Micro LED的发展。
下一条: 聊聊小间距LED显示屏的矛盾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