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LED显示屏制造技术的提高,传统LED显示屏的分辨率有了很大的提高。小间距LED显示屏是在此基础上开发的新产品。目前,小间距LED显示屏是指P2.5以下的LED点间距室内LED显示屏,主要包括P2.5、P2.0、P1.875、P1.5等LED显示屏产品。
小间距LED屏主要应用于商业领域,如企业会议室、董事长办公室、网络视频会议,以及学校和教育机构的信息展示需求。它以其高亮度、无接缝、轻便灵活、安装空间小而吸引他们。然而,小间距LED显示屏仍然存在一些不可调和的矛盾。如果这些矛盾不能得到妥善解决,将是非常困难的。影响使用LED显示屏的体验,以下举例说明:
1.亮度降低和灰度损失:
室内和室外显示应用之间最显着的差异之一是环境光的变化。 LED显示屏在户外使用时,白天的阳光强度非常高,所以户外LED显示屏需要明亮、明亮、明亮!事实上,为了在室外获得更好的显示效果,LED显示屏的亮度需要达到4000cd/m2(单位面积发光亮度),而在室内,全彩LED显示屏的亮度需要达到800cd/m2 m2(坎德拉/平方)。 m) 保证显示器的正常工作,但同时研究表明,发光或显示设备的亮度在120cd/m2和150cd/m2之间,可以达到健康和视觉的折中效果,并且LED作为自发光显示技术不同于被动发光。人眼对直射光源较为敏感,因此需要较低的亮度才能使人眼舒适。
因此,当LED显示屏进入室内时,其亮度需要适当降低,以满足室内显示的需要;但是当显示屏亮度降低到500 cd/㎡甚至从600 cd/㎡降下来时,屏幕已经开始出现更明显的灰阶损失现象,而且随着亮度的进一步降低,灰阶损失越来越严重(一般来说,灰度越高,屏幕显示的色彩越丰富,画面越细腻饱满。灰度是显示颜色数量的决定因素。对于LED显示屏行业来说,高灰阶屏幕更接近真实色彩之美)。当亮度降低到200cd/㎡以下时,大部分显示屏的灰度损失很大,画质几乎“难看”,画面细节缺失很多。
(左侧灰度损失后,画面细节大部分缺失)
2、画质提升和坏点增加:
LED显示屏的屏幕是由无数个小LED灯珠组成的,所以其画质的精细程度是由小灯珠的点距(或密度)决定的。单位面积的小LED灯珠数量越多,LED越多,画面的质量就越高,画面细节的展示就越丰富。基于此,目前的LED显示屏正朝着小间距、mini LED显示方向发展。
但同时,由于技术缺陷,LED显示屏容易出现珠子坏点。一般户外LED显示屏的死光率标准一般是千分之一到十分之三,但对于小间距LED来说,万分之三的断光率已经难以满足日常使用的需要。以P2.5规格的小间距LED显示屏为例,每平方米共有16万颗灯珠;如果间距进一步达到1mm的水平,此时每平方米就有100万颗灯珠。此时,如果按照“不超过3个坏点”的标准要求,小间距LED显示屏上的断灯数将不计算在内;而大屏破点会给正常的屏幕显示带来极其不友好的观看体验。
3.近距离观看,发热严重:
作为室内显示设备,尤其是定位为中小型会议室展示平台的产品,观众通常是近距离观看和使用屏幕。以一个典型的会议显示场景为例,会议主持人和参会者距离屏幕的距离大约在1.5-5m之间。
但是,LED显示屏的发光效率非常低。研究表明,在LED屏的能量转换过程中,LED的发光效率只有100lm/W,其电光转换效率只有20~30%左右,也就是说只有20~输入电能的30%转化为光能,其余70~80%的能量全部以热辐射的形式消耗掉;作为对比,以往常用的白炽灯几乎可以将输入的电能全部转化为光能,因此LED显示屏发热非常严重。
对于长期存在发热问题的LED屏幕,散热会导致整个环境温度升高(虽然会有空调等降温降温设备,但屏幕对周围环境的热辐射还是会让人不舒服)。据说在开1-2小时以上的会议时,靠近发热严重的屏幕的位置会有被烧焦的感觉,即使坐的比较远,开完会,甚至否则会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大汗淋漓,长期闷烤下也很难保持良好的心态。
以上是小间距LED显示屏的诸多问题中比较突出的问题。显然,这些问题都是限制小间距LED显示屏在室内显示应用环境中使用必须克服的障碍。虽然不可否认,与传统的LED显示屏相比,小间距LED显示屏是一种技术较为先进的新型LED显示屏产品。然而,截至目前,小间距LED显示屏在室内会议室等环境中的应用仍是一个问号。
上一条: 传统小间距LED显示屏该何去何从呢?
下一条: LED显示屏不在“硬”性